響應9月國際失智症月 十大警訊莫輕忽!

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鄭宜芬報導】每年9月為國際失智症月,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,失智人口亦快速攀升,根據衛生福利部委託辦理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,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30萬人,且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,隨年齡增加而倍增。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注意失智症10大警訊,並持續推廣失智友善社會,期望大眾共同為失智者及其家庭注入關懷,「共伴」支持、友善接納融入社會。

失智症被視為本世紀全球公共衛生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,為響應2023年國際失智症月活動主題「Never too early, never too late」(現在就是最佳時刻),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,國人應及早認識失智症十大警訊徵兆,當發現身邊家人、親友有下列徵兆,應及早協助就醫診斷,以達到預防及延緩失智。

1、記憶力減退而影響生活

2、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

3、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

4、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

5、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有困難

6、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

7、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

8、判斷力變差或減弱

9、從職場或社交生活中退出

10、情緒和個性改變。

失智友善社會共伴 同在行動+1

面對「失智」課題,我國超前部署,是全球第13個制定全國性失智症政策的國家,從國家政策、降低罹患風險、醫療診斷、照顧服務與福祉,到技術研發,全方面發展失智照護服務網絡,22個地方政府也都訂有行動計畫。國健署也連結22個地方政府,推動前端預防及營造友善社區,截至112年6月底,全國累計有160個失智友善社區,超過1萬3千家失智友善組織,社區民眾加入失智友善人員數超過48.9萬人。

吳昭軍呼籲國人除了認識失智症,及時採取因應及預防行動,掌握及時就醫診斷的時機外,也提醒高齡長者,參與社交生活不僅是身心健康與快樂的泉源之一,亦有助於預防及延緩失智。今年國健署串聯22縣市以支持「同在行動+1」精神,號召民眾一起鼓勵失智者發揮自我能力,走出封閉,融入社會,讓台灣成為一個失智友善的互助社會。

「憶」想不到 顛倒菜單變創意!

國健署發表112年失智友善微電影「想吃那個篇」,影片別出心裁,以失智廚師的顛倒料理,道出失智者雖然記憶力、判斷力變差、詞不達意,但仍對擅長、有興趣的事物保有熱情,提醒家人及早發現與給予協助,也呼籲親友及社區鄰里以「做錯沒關係,想不起來沒關係」的態度來支持失智者。

金鐘視后楊麗音受邀代言活動,邀請民眾參加國健署「失智友善『影』響力」線上問卷活動,至112年10月12日止推薦自己最喜歡的失智症議題影劇,傳遞關懷並發揮失智友善共伴的影響力。

 

【參加「失智友善『影』響力」線上問卷活動-推薦電影】

【失智友善微電影-想吃那個篇(1分鐘版)】

【失智症十大警訊】

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「長者社區資源整合運用平台」】

【延伸閱讀】

全台多達7千據點,失智者卻遭拒 專家籲「避免挑軟柿子吃」

全台31萬人失智遭受歧視 「人權保障」備受挑戰

資料來源:健康醫療網 https://www.healthnews.com.tw/readnews.php?id=59351

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!
更多健康資訊:健康醫療網https://www.healthnews.com.tw

guest

0 留言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